HR法律网:工会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而且有工会章程和内部规范性规定。
2001年10月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县级以上各级总工会可以为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服务”。
2002年11月司法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困难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级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和工会法律援助组织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努力做到在工作机制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功能互补,资源有效利用,把对困难职工的法律援助工作落到实处,共同促进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的健康发展。”
2003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组织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2003上9月《司法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条例〉,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规定:“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和支持工会组织、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和组织以自身人力和财力资源为本社团特定对象提供免费法律服务。”
2007年6月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了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 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2008年8月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工会法律援助办法》,对工会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了全面、具体的规范。
《中国工会章程》对工会开展法律援助也明确规定:“县和县以上各级工会组织可以建立法律服务机构,为保护职工和工会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服务。”
这些法律、法规、章程和规范性文件,为工会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本网查询更多信息,或直接在线咨询、拔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HR法律网:工会法律援助是指工会为行使维护职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为需要法律援助的职工提供免费法律帮助和服务的一项专门活动。工会法律援助以协调劳动关系、调处劳动争议为重
HR法律网: 应经过如下三个程序: 必须有三分之一的会员提出罢免请求; 必须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充分讨论; 作出罢免决定必须经会员大会的全体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全体
HR法律网:根据修改后《工会法》第37条的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应根据法律的规定,从企业的特点出发,通过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召开劳资协商对话会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