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下《劳动法》中关于‘特殊工种’ 是否有高温作业这一项,是否有补贴,得到补贴要求有哪些?

2015-09-24770 人看过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通知,1.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应当在高温天气期间,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保证安全生产,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3.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还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
4.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高温津贴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其他相关高温天气的劳动保护措施,也按照新政策执行。如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也需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的劳动天数折算发放等。享受高温津贴的范围从以前露天作业且工作场所温度达33℃以上的人群扩大至所有劳动者;发放的时间从过去的7—9月,扩大至6—10月。也就是说,每年6—10月,就算劳动者没有在室外高温条件下工作且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3℃,这期间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温津贴。而高温天气下,工作场所温度高于33℃的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则可拿150元/月。
5.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第十条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并入个人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HR法律网(www.law-hr.com)很高兴为您解答,如还有疑问欢迎登陆我们的官网进行在线咨询,或者直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公司保安怎样给申请高温补贴?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一个地方一个样,北京市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摄氏度(含33摄氏度)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

  • 空调房里的高温位置可以申请高温补贴吗?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 高温费补贴是按天算还是按月发放的?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各省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指定高温补贴标准的,如何发放要看你自己省里的文件。 参考:目前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公司保安怎样给申请高温补贴?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一个地方一个样,北京市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摄氏度(含33摄氏度)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

    • 空调房里的高温位置可以申请高温补贴吗?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 高温费补贴是按天算还是按月发放的?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各省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指定高温补贴标准的,如何发放要看你自己省里的文件。 参考:目前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

    • 劳动法那条规定,有高温补贴,和年休假的?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1、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

    • 高温补贴是否强制执行?

      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社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新办法对高温天气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限及劳动者高温津贴等均做出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