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补充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因素有哪些?

2015-11-04553 人看过

 HR法律网团队律师:

1.客观因素影响。影响补充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因素中,工资增长率和退休职工寿命在个人账户运营过程中是不可控的变量。因为工资增长率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有关;退休职工的寿命与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健康状况、人口结构等有关系,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更难以控制的变量,但并不是说补充养老保险就不受其影响。
随着工龄的增加,工资水平也在逐年增加,而补充养老保险的积累则是以工资为基础的,那么也就是说工资及工龄的增长客观上影响到了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问题。
如今有很多公司为了防止员工频繁流动造成过高的管理成本,规定了企业员工参加补充养老保险需经过一个“等待期”(waiting period),等待期满后员工才有权参加补充养老保险,这时可以将参保期追溯至刚参加工作之日;有些补充养老保险则规定了最低参保年龄。
那么,如果公司把等待期设计的时间很长,而员工在等待期中途离开公司,或者转到了另一个没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公司,那么员工将得不到补充养老保险,这时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与其工龄和工资增长率无关,也正体现了人为的规避为员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行为,从而给员工带来不公平。
另外,员工离开公司,这时并无新员工缴费,雇主对现有职工的补充养老金进行运行管理,而放弃原来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的运营和管理,就产生了养老金的接续和管理费的承担问题。
2.主观因素影响。影响补充养老保险的因素中,缴费率、平均投资收益率和个人账户积累年限是可控的变量。因为缴费率、平均投资收益率和个人账户积累年限三个变量与个人账户运营有关,所以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主观影响因素。
其中,投资收益率对补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替代率影响程度最大,优异的投资表现可能使替代率超过100%,投资不利可能使替代率低于70%。因此,对我国补充养老保险运营与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对个人账户的投资管理水平,增加投资收益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
为了保证对所有参保人的公平性,以及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应进一步完善对我国补充养老保险的监管制度。监管部门对一些影响补充养老保险成本的条款进行统一要求,如是否必须工作一定年限才有资格加入;是否为不同岗位的职工提供不同水平的待遇等。
另外,值得监管的是对最低权益归属的要求,如果不对其限制,早期终止补充养老保险的人可能得不到任何补充养老金待遇。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本网查询更多信息,或直接在线咨询、拔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补充养老保险跟基本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HR法律网团队律师: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在满足社会统筹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帮助企业员工建立的超出基本养老保险以上部分的一种养老形式。

  • 是不是本人已有养老保险,才有补充养老保险一说呢?

    HR法律网团队律师: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在满足社会统筹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帮助企业员工建立的超出基本养老保险以上部分的一种养老形式。

  • 上了补充养老保险之后,每月领保险金,和单位的各项工资福利之类没有任何冲突吧?

    HR法律网团队律师: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在满足社会统筹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帮助企业员工建立的超出基本养老保险以上部分的一种养老形式。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