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法律网:
仲裁是指当事人按照约定或法律规定,将其争议交由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的活动。仲裁的种类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仲裁,人事仲裁。
相应的法律依据:
《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申请仲裁,且劳动争议以仲裁程序为诉讼的前置程序,即,未经仲裁不能起诉。
《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人事争议:
(一)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企业单位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人才流动争议和其他人事争议
第五条 人事部设立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市)、县(市、区)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分别负责处理管辖范围内的人事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人事争议仲裁时效也是60日。
HR法律网(www.law-hr.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线咨询或拨打热线电话,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HR法律网: 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
HR法律网: 一般用人单位主要根据《劳动法》,国家机关主要根据《公务员法》 HR法律网(www.law-h.com)十分乐意为您解答相关问题!若您的企事业单位需进一步帮助,请在线咨询或拨打热
HR法律网: 不包括行政诉讼途径。主要为劳动争议仲裁和民事诉讼两大途径,其中对劳动仲裁不服提起的诉讼不是行政诉讼而是民事诉讼,不能以仲裁机构为被告提起诉讼,只能以对方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