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首席律师为您解答:一、 什么是“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为:“以货币和中介变量的形式反映并控制经济组织中人的成本、价值、和效用,为管理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或机构提供人力资源的投资信息、维护信息和利用信息等的一种管理活动。”通俗一些,即:人力资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结合其它非货币手段,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一定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确认、计量、核算、报告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符合资产定义,可按作为资产加以确认和计量。首先,企业聘用一劳动者并向其支付相关费用时,该交易或事项已形成。其次,当受聘者与企业签定了劳动合同后,在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了一种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的同时,企业实质上已拥有或控制了受聘者劳动力的权力。再次,受聘者在聘用期内为企业服务期间,必然会释放凝聚其内在的智慧和技能,预期一定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可以确认人力资源是一项资产。
人力资源资产又不完全等同于非人力资源资产,人力资产所具有的特殊性又要求我们在把人力资源“资产化”、用货币计量的同时,又必须要结合非货币的手段,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一定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计量、核算、报告和监督。
二、 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原理
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原理也应该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科目和帐户及其应用、会计基本业务核算等等内容。
(一) 人力资源会计概念(定义)
(二) 人力资源会计对象。一定组织的人力资源运动,就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对象
(三) 人力资源会计职能
1、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一定组织的人力资源资产化并进行连续、系统、准确地确认、记录和核算、报告,以反映该组织人力资源资本的运动状况。其主要形式是记录、核算和报告。2、管理职能。对人力资源价值和行为的管理,以培训、激励、提升为主,以制度、规范、惩罚为辅,通过技术方法与艺术方法相结合,考核、评价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力争人尽其材。3、监督职能。监督组织内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对高级管理人才的监督。
(四) 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即能满足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要求的充分必要条件。1、人力资源资产化前提。假设人力资源成本可以资产化,价值可以计量。2、人力资源会计主体前提。指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一个特定的组织。3、人力资源相对稳定前提。引进人力资源,要为其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辅以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按其资产化的额度高低,并结合其业绩评价、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职位。4、持续经营前提。拥有和控制人力资源的经济组织必需是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持续经营。5、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前提。和会计分期假设一样,人力资源会计通常应以月、季、年等为相应的会计期间。
5、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1、真实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一致性原则 4、相关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6、明晰性原则 7、谨慎性原则 8、重要性原则 9、实际成本原则 10、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11、配比原则 12、权责发生制原则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
人力资源初始价值能否这样确定:
人力资源初始入帐价值 = 评估价值 ± 双方协商价差
或者按:
人力资源初始入帐价值 = (行业或地区平均年工资水平 ×预期雇用年限)×(1 + 期望获利调整系数)
二是采用何种具体的会计核算方式。
(一) 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应采用复式记帐法按类别核算。
(二) 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应增设相应的会计科目。
(1)“人力资源取得与开发”科目
(2)“人力资产”科目
(3)“人力资产摊销”科目
(4)“人力资源费用”科目
(5)“人力资产投资损益”科目
(6)“人力资产减价值准备”科目
(三) 人力资源会计的帐务处理
1、人力资产增加的帐务处理
2、人力资源摊销的核算
3、人力资源减值的核算
4、人力资产减少的核算
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
(一) 资产负债表
(二) 损益表
(三) 现金流量表
(四) 人力资源会计辅助说明
HR法律网(www.law-hr.com)很高兴为您解答,如还有疑问欢迎登陆我们的官网进行在线咨询,或者直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