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王某与一个体老板宋某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约定:王某在宋某开办的服装商店当售货员;劳动报酬根据每月服装销售额的情况发放,完成定额为500元,每超额完成10%增加100元;完不成定额只发300元生活费。自2008年8月到2009年2月,由于市场萧条,王某都没有完成销售定额,因而连续半年只领到300元的生活费。2009年4月,双方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后,王某经过询问得知,该服装店所在地的是680元,王某遂要求宋某按680元发工资,宋某不同意,王某向当地仲裁委提起申诉。 仲裁委审理后认为,最低工资制度是指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必须支付的最低工资。作为一名售货员,王某只要做到了按时开业、关张,顾客有问题她回答,顾客买她就卖,即是“提供了正常劳动”,宋某作为用人单位一方,如果无证据证明王某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则必须无条件发给她最低工资。最终,仲裁委裁决支持了王某的申诉请求。李积国 王娟
关于即使没有完成工作定额工资也不能低于最低标准的相关刑事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在没有任何合法甚至合理的原因下的拖欠员工的工资的行为,超过《**省工资支付规定》的期限,延期支付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无故是不合法的,如果双方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第10条的规定:工资标准发布实施后,如本规定第六条所规定的相关因素发生变化,应当适时调整。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8条:国家实行最低工
因劳动纠纷造成的停产要分析是哪一方造成的责任。如果主要责任在企业一方,就应按照《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