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如何解决通知障碍问题
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相关通知义务。故通知文本是否能有效送达成为关键。许多案件中由于用人单位未履行通知义务而败诉。
提醒:建议用人单位在入职登记表或中要求劳动者明确“法定通知地址”,作为用人单位送达相关文件的合法途径。劳动者填写地址错误的,自行承担送达不能的责任。未履行地址变更后的通知义务的,亦自行承担责任。在明确告知法定通知地址及相关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出现员工不辞而别且无法联系的情形,用人单位不承担通知障碍的法律责任。
2、如何解决损失赔偿问题
根据劳动部《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提醒:对用人单位而言,提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损失计算办法及大致数额并不与现行法律相抵触,如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未提前通知单位擅自离职的,根据应通知日期折算单位损失,此作为单位寻人顶岗的费用,双方协议约定在末月工资中扣除。此种做法并不与现行相悖,也符合企业操作实际。
3、如何解决服务期协议及协议问题
员工在擅自离职前曾与单位签订服务期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则存在该协议是否继续履行的问题。劳动者擅自离职,未履行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的方式追索。
而关于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并不因劳动者不辞而别而免除。劳动者一方仍需遵守竞业限制约定,违反约定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要求其支付违约金。但用人单位拟放弃竞业限制义务的,应向劳动者履行告知程序。
文章源自网络
关于如何预防员工不辞而别的相关劳动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劳动纠纷是民事纠纷中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工伤。医疗期间内企业能解除与员工的吗可能大家都还不太清楚,下文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首先个大家明确医疗期的概念。
员工在是辞职是需要提前提交辞职申请的,试用期是规定的在单位员工正式入职前对于员工进行考察的一个阶段。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内辞职的话,还是需要按照实际所得发给员工劳动报酬
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存在着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也真的是在公司里面工作,只是公司没有跟劳动者签订。后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薪资等问题产生了纠纷,劳动者有可能会拿不到工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