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第十条关于续订劳动合同意向表应该要怎么写?的法律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续订劳动合同意向表应该要怎么写?
________先生/小姐,(身份证号:)
你好!
公司与你年月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将于年月日到期。公司愿意在保持原劳动合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你续签为期年的劳动合同。现公司书面向你征询续签意向,请在下列选项中进行选择()
a、同意续签
b、不同意续签
请你填写完毕此意向书后,在三个工作日内(即年月日前)交回公司人事部。逾期未交的,视为不同意续签。
公司
员工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注
本意向书一式两份,员工执一份,另一份由员工签字后留人事部存档。
二、劳动合同续签有哪些注意事项?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单位地址、电话要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第二十三条获取,同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是无效的,试用期结束就要求劳动者走人是耍赖;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不得无理由解除劳动关系;除非劳动者不符合招聘条件,才能走人。
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是现金还是第四条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中。有的单位采取扣发员工一个月工资的方式拴住劳动者,这种行为不具有法定效力。如果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被扣发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6、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有的劳动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者为多挣钱,默认了企业要求严重超时的加班加点,这是违反劳动法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工资争议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案就是因此而起。此外,工作的环境有毒有害,尤其是化学性的制革第一百零二条、制鞋行业企业,还有机械加工行业可能给工人带来的机械性伤害的工作环境,都要在合同中对环境危害可能造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成的伤害明确表达出来。
7、社会保险约定。有的企业以“不办社保可以多领工资”的说法,来误导劳动者主动选择放弃社保。
8、不要签空白合同。空白合同是指企业为应付检查,拿出空白合同,先让劳动者签名、按手印,走一个过场,劳动者也不拿合同当回事,有的合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甚至没有盖章。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这类合同是无效的,同时,劳动者的维权成本高昂。
9、有些合同约定了不合法的内容,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育、因工负伤的“工伤自理”,要求劳动者签订生死契约等,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无效,劳动者可以拒签。
10、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劳动合同是发生劳动争议时,劳资双方可出具的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直接、最有效的法律凭证。在办理的工伤案件时,因劳动者手头没有劳动合同,在要求用人单位赔偿遭到拒绝的案例不在少数。有的企业在合同签订后,把两份合同都收走,发生争议时,劳动者手里没有合同,单位可以不承认有此人。
综合上面所说的,续订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要咨询劳动者的意愿,一般在写合同意向书的时候就要把签订合同的期限和到期的期限注明清楚,只要同意续期就需要在三个工作日之内交回公司的人事部,如果没有交回代表着不会续签劳动合同,从而双方也会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劳动合同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什么的法律问题,收集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怎样的的法律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第七条于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的法律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经济补偿金按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