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劳动合同期满。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已经通过养老保险制度得到保障,劳动者不再具备劳动合同意义上的主体资格,因此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只要劳动者依法享受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3、劳动者死亡、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当劳动者死亡、因下落不明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后,作为民事主体和劳动关系当事人,无法再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自然也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当然终止。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 5、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用人单位提前解散的,其法人资格便不复存在,必须终止一切经营和与经营业务有关的活动,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包括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关系,也随主体资格的消亡而消灭。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终止。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可以。如果劳动者还在试用期内,但未签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三天后自动离职。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也可以直接走人: (一)
劳动者在违反培训服务期约定、竞业限制约定时要承担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
员工口头辞职,用人单位接受的有效,否则需要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或者存在法定单方解除事由。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能够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