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驶人开车撞上人之后,是否属于逃逸,需要从主观上和客观上来进行认定。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或者潜逃藏匿的行为。对于逃逸的行为,需要交警进行判断。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一百一十二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穿拖鞋开车应处以记2分,并处罚款50元的处罚。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二)在机动车驾
车子被撞到人如果确实不知情的,不属于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构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该行为人应该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肇事逃逸车可以通过保险理赔,交强险应予以理赔,但商业险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