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2、未征得同意,擅自改建、翻建、扩建的建筑。 3、临时建筑,逾期未拆除的。 4、擅自改动设计图纸,施工的建筑。 5、非法转让特区内已经城市化的居委会,或者股份合作公司的非农用地,在其上建造的建筑。 非法转让村民自用宅基地,农村经济组织的非农建设用地,在其上建造的建筑。 6、在已经规划为公共设施用地、公共场所用地、公共绿化用地上建造的建筑物。 7、虽为农村自用宅基地,或农村经济组织的非农业用地,但是违反了当地的城市规划,或者超过了当地政府的规定标准。 8、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建筑物。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劳动争议的主体范围: 1、中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 2、个体工商户与学徒、帮工。 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本单位的工人(或称工勤人员)及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非工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
1、行政部门代表 可以分为干部主管部门代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等相关行政部门代表,军队及聘用单位文职人员工作主管部门代表。 2、职工代表 一般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