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案件的调解工作是伴随整个诉讼始终的,大体分为以下步骤: 1.诉前调解:诉前调解就是起诉前的调解,具体而言就是你到了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有可能不会直接给你立案,而是先收下你的材料,在规定时间内,诉前调解法官就会通知被告,询问基本情况,并采用不同形式对双方都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离婚,出具调解书,如调解和好,则不收取任何费用。 2.庭前调解:正式开庭审理前,承办法官一般会召集对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调解。大部分的法院对于庭前调解一般会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如果一方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调解,那么法官就会省去这道环节,直接进入开庭审理程序。 3.诉中调解:对于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案件,如果没有法定离婚的理由,法院会着重于进行调解和好的工作。如果对方同意离婚,那么法官就不会对感情部分继续深究,而会直接进入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实质性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四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九十五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九十六条 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离婚证丢了一般不会有太大影响。 2、当事人离婚后即使再结婚也不需要离婚证,只要双方的户口簿、身份证。 3、无配偶证明。 4、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
领证结婚了离婚给财产,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后如果没有实际财产则不能进行分割。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
1、离婚后,如果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没有形成事实的扶养关系,那么继子女由其亲生父母抚养。 2、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以婚姻为媒介形成的姻亲关系,并不必然转化成抚养教育关系,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