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国,判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两个: 一是自然人的年龄。 二是自然人的精神状态。 2、自然人依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和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3、此外,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要视情况而定:在没有发病时,其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发病时,如果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第一,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一般情况下在治疗终结后的3个月到6个月鉴定为宜。 第二,建议向法院申请,由法院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做证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
如果是未成年人的可以由下列人员担任其监护人: (一)父母; (二)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兄、姐; (四)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