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使别人杀人是否判死刑要按照教唆人在共同故意杀人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杀人情节来判定。如果教唆人是主犯,被害人已死亡并且情节十分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如果是从犯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不会判死刑;被教唆的人未杀人的,教唆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不会判死刑。 《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判处死刑,什么样的情况不判处死刑。也就
如果在其怀孕期间法院已经做出了判决的,则其分娩后也不会再改判适用死刑。 如果法院是在其分娩后才进行审理的,则可以适用死刑。法律只是规定审判是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没有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判死刑没有固定的条件。 所谓罪行极其严重,是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的统一。死刑除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