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遗产须按法律规定的顺序进行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 3、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这些特殊情况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4)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中儿媳没有权利继承公婆的遗产,但是丧偶的儿媳,如果对公婆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那么他们可以作为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来继承老人的遗产。 2、
胎儿是可以继承遗产的。 我国法律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立法的目的在于保护胎儿出生后不至于生活无着落,保障胎儿的继承利益。 如果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
如果不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诉讼,超过诉讼时效的丧失的是胜诉权,也就是无法再根据这项权利提出诉讼,但继承权不因此消灭,只是无法在诉讼领域获得保护。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