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的证据含义是什么

2022-12-0289 人看过

间接证据是与直接证据相对的概念,主要是指该证据不能直接的证明案件事实。现实中,间接证据是大量存在的,而在诉讼过程中也有一套运用间接证据的规则。 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情况下,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每个间接证据都是依法取得且已查证属实。首先,必须审查间接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对每个间接证据必须经过庭上质证,查证核实。 2.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的内在联系。 3.间接证据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使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证明体系。 4.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5.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能得出被告人有罪的惟一结论。刑事案件有其自身特点,且认定案件事实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其判决的严厉性高于民事判决,这就对证据的证明力要求较高。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如何认定民间借贷证据

    (一)借据的认定。就借据的审查而言,应把握借贷关系实践合同的性质,全面细致了解和调查借据的相关内容,加强对借据记载内容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查。债务人对借据的真实性提出异

  • 追索子女抚养费需要哪些证据

    追索子女抚养费需要以下证据: 1、原告的身份证明,用以证明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 2、亲子关系的证明,证明其与被告的父母子女关系; 3、抚养费支付数额及支付方式的证据,证明被告应

  • 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的证据必须具备哪些

    1、诉讼代理人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该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诉讼代理人;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是诉讼代理人在刑事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