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合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022-12-0472 人看过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劳动者无故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情形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都有: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4、用人单位未按照

  • 租赁合同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是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出租人与承租人自主约定,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时间限制,同时也是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条

  • 合同中的约定不得解除的条款是否有效

    约定不得解除合同的条款是无效的,因为根据我国民法典合同编可以知道,合同可以约定解除,也可以法定解除。 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劳动者无故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情形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都有: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4、用人单位未按照

    • 租赁合同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是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出租人与承租人自主约定,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时间限制,同时也是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前提条

    • 合同中的约定不得解除的条款是否有效

      约定不得解除合同的条款是无效的,因为根据我国民法典合同编可以知道,合同可以约定解除,也可以法定解除。 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

    • 银行借款合同丢失该如何办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去找当时的贷款银行,要一份借款合同复印件,要求银行盖骑缝章,并注明与原件相符。 2、去当时办理抵押公证的公证处,要一份借款合同复印件,并注明与原件

    • 什么是合同保全?

      合同保全,作为一种保护债权的行为,一般指的是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不增加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允许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以保护其债权。 法律依据: 《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