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通常又被称为职工、雇员等。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只有在满足了年龄、健康、智力、行为自由等方面的要求后才能成为劳动法主体,即劳动者。 在我国,最低就业年龄规定为十六周岁,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经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为文艺工作者; 运动员和艺徒外,任何单位都不得与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发生劳动关系。 同时,法律明确规定,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对于在读大学生而言,一般观点认为,在校学生在行为自由方面受限,一般不得成为招工对象,仅在寒、暑假期间可被招为兼职工作人员。
法律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2.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
1、劳动法没有规定旷工一天扣几天工资。 2、旷工是严重违纪行为,如何扣发工资,法律没有规定,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 3、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