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民事欺诈怎么定义?

2022-12-1164 人看过

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民事侵权侮辱罪和侮辱罪有什么区别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

  • 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

  • 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吗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来支付赔偿金;如果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则只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属于其他情形的,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民事侵权侮辱罪和侮辱罪有什么区别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

    • 提起民事诉讼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

    • 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吗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来支付赔偿金;如果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则只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属于其他情形的,

    • 民事行为具体分哪几类

      1、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包含三个成立要件,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有意思表示、有确定并且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现实性的标的。 2、准法律行为 准法律行为,如催告、

    • 职业病民事损害赔偿请求项目有哪些?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职业病民事损害赔偿请求项目有哪些?的法律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职业病民事损害赔偿请求项目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