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首先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交通肇事罪,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关于民事赔偿:根据肇事后果确定民事赔偿。因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医疗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实际赔偿的情况是交通肇事案件中量刑情节之一,也就说民事赔偿具体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被告人判刑多少的筹码。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量刑主要是看具体情况,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建议委托律师了解具体案情并提供法律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诈骗5万元的行为属于诈骗数额巨大。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当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 我国刑法中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