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民事案件除有特殊规定外,一般应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 ②“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但仅仅是一般性原则,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案件,因此,才有举证责任倒置和法院调查取证等制度的补充。我国设置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诉讼的公平、公正和效率,最大限度的让法律事实符合客观事实。因此,涉及家庭暴力的离婚案件,应根据其特点和规律分配举证责任,这不仅更有利于查明案件的事实,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同时,也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并符合民事案件“优势证据”规则。 ③离婚案件举证时需注意 (1)当事人自然情况的证据: 1、户口本、居民身份证、结婚登记书、复婚证; 2、有代理人的,其代理人身份的证明和代理事项、权限、期限、形式的委托书。 (2)当事人婚姻基础方面的证据。 (3)证明夫妻感情确已完全破裂且无和好可能的证据。 (4)证明夫妻财产的相关证据。 (5)证明抚养子女能力的相关证据。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离婚协议书不用写明监护权,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权是法定的,父母任何一方都能对未成年子女行使法定监护权,因此,离婚协议中关于监护权的部分是无效的。离婚改变的是父母对未成年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
男方不能提出离婚的几种情形: (1)女方在怀孕期间。 (2)女方分娩后一年内。 (3)女方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