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肇事被告人的主观方面是过失,且过失程度较轻。对于主观罪过小、罪过较小的肇事案件,因为他们主观心态是没有预见到会发生事故或已经谨慎注意而注意力度不够,对他们处罚重没有实际意义,结合其他条件,可以考虑适用缓刑。 2、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悔罪表现”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做到这一点,是被告人认罪、悔罪的表现,否则不能认为是悔罪; (3)在事故处理中,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交通肇事致2人死亡的,如果承担主要以上责任的,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一般承担全部的责任。受害人立即报警,交通部门出具责任认定书后,和肇事者协商不成,立即到法院起诉,主张肇事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