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就要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2、合同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 这里的虚构事实指行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实,骗取被害人信任。 隐瞒事实真相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 其表现形式有如下五种: (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3、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七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第一,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
盗窃罪故意的认定: 1、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其盗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财物; 2、对盗窃后果的预见; 3、已经着手实行盗窃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造成公
有。若在合同诈骗罪中为从犯,则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