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能够解除合同?

2023-01-2565 人看过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 (2)预期违约。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经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此时债权人获得单方解除权,可以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此时无须经催告程序,被违约人在违约人履行期限届满末履行合同时,即可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情形下的责任

    1、担保合同的无效是因债务人和担保人的过错所致,债权人对担保合同的无效没有过错。 应由债务人和担保人承担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担保人与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

  • 刑事案件立案后撤案的情形有哪些

    首先,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其次,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实,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有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中可以提起的劳动仲裁的情形如下: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情形下的责任

      1、担保合同的无效是因债务人和担保人的过错所致,债权人对担保合同的无效没有过错。 应由债务人和担保人承担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担保人与债务人对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

    • 刑事案件立案后撤案的情形有哪些

      首先,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其次,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实,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有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中可以提起的劳动仲裁的情形如下: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 什么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什么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问题,收集整理了相关劳动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什么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根据《中华人国家发展社会福利

    • 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几种

      成都劳动纠纷律师针对关于无效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