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诉讼途径解决。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监察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承揽合同纠纷首先可以由承揽人和定作人之间就主要的承揽合同纠纷事项协商处理,如果是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第三方居中调解,调解不成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男方不给抚养费,女方可以与对方协商,要求支付抚养费;无法协商一致的话,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胜诉后,请求强制执行。我国法律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
(1)无财产争议案件:普通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的,根据案件性质、复杂程度、工作所需耗费时间等因素,在6000—100000元之间协商收取;外地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