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是诉讼当事人吗?

2023-02-2587 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不是诉讼当事人。公诉人虽是控诉方,但判决结果与公诉人没有利害关系,所以不能称为当事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一)“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四)“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六)“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检察院不批捕可以公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

  • 公诉意见书书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公诉意见书书写的注意事项,《最高人民检察院44号文件》规定,公诉意见书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第一,对法庭调查的简要概括。 第二,进行证据分析,认定被告人的罪行。 第三,进行案情分

  • 没开庭,请问提起公诉后多久判决

    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具体如下: 一、民事诉讼 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检察院不批捕可以公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

    • 公诉意见书书写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公诉意见书书写的注意事项,《最高人民检察院44号文件》规定,公诉意见书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第一,对法庭调查的简要概括。 第二,进行证据分析,认定被告人的罪行。 第三,进行案情分

    • 没开庭,请问提起公诉后多久判决

      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具体如下: 一、民事诉讼 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

    • 检察院不批捕送到公诉处是否会起诉

      检察院不批捕送到公诉处是否会起诉,需要看案件是否符合提起公诉的法定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

    • 公诉以后能见家人吗?

      涉嫌刑事犯罪,待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当事人被第一次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后,有权委托辩护人。在此期间家属是不能会见的,只有律师才能会见。 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会将案卷材料移送检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