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如果工伤劳动纠纷需要通过司法途径才能解决的,同时,该纠纷又属于劳动争议,那么该案件就必须经过仲裁前置程序。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工伤发生后一年内工伤职工不提出工伤认定,就相当于放弃权益。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协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确定其停工留薪期限,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并书面通知工伤职工本人。同时,向劳动保障行政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