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赔偿后被告人无经济能力赔偿的,应当中止执行,等被执行人有了履行能力后再恢复执行。受害人应当在判决之后的两年内申请法院执行,待对方有财产的时候能执行。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24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法院判决子女赡养老人,子女拒不执行的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强制不执行判决的子女执行判决。 强制执行就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应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因此,夫妻双方共同财产不包括夫妻一方因身体损害得到的医疗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方不赔偿受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有要求对方赔偿。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