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害人赔偿的金额一般是依据犯罪的情节、对被害人造成人损害而定的,主要是进行精神损害的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不应该继续支付残疾赔偿金。 如果劳动者劳动能力丧失后未来的收入已经清晰恒定,则不应再承担之后的残疾赔偿金,而且一般是二十年的时间期限。 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劳动能
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在注销时未依法清算造成工伤职工未得到各项工伤保险待遇的,由其出资者和清算组成员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
关于双倍工资的计算方式,有人认为应当按照劳动者在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的劳动关系期间每月应得工资计算,即每月实发工资,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个人社保部分在内;也有人认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