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将运输毒品罪与走私、制造、贩卖毒品罪并列规定,配置了相同的法定刑。在长期以来的审判实践中,在具体适用刑罚时,对运输毒品罪与走私、制造、贩卖毒品罪适用刑罚的标准大都未加以明显的区分,基本上都是适用同一标准。 运输毒品有其特殊性。走私、制造毒品是毒品犯罪的源头,贩卖毒品直接造成毒品向社会扩散,而没有参加具体的走私、制造、贩卖毒品行为,仅仅实施运输行为的单纯性的运输毒品只是走私、制造、贩卖毒品犯罪的辅助行为,处于从属地位,应当是这些毒品犯罪的从犯。运输毒品的被告人绝大多数都是受人雇用的农民、无业人员或者妇女,这些人都不是毒品的实际所有人,其犯罪原因大多是经济困难、受人利诱或者胁迫,动机多是出于赚取少量运费,犯罪的主观恶性一般不大。 因此,对于单纯性的运输毒品犯罪,不能简单以运输毒品数量的大小将其与走私、制造、贩卖毒品罪并列来决定刑罚的轻重,应当本着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对单纯性的运输毒品犯罪分子的处刑与走私、制造、贩卖毒品犯罪分子有所区别。
法律依据:《刑法》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贩卖毒品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的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 下面分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明知是毒品而进行非法销售。一般都具有营利的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毒品罪可知,持有甲基苯丙胺(冰毒)十克以上即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依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
贩卖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有可能会构成贩卖毒品罪,也可能会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