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法条:《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我是香港人,我发小是一个房地产公司CEO,2017年,他负责一个地区开发,在地区售楼处,听任房产中介请托,让该公司销售主管安排销售业务员把销售活动中收得的购房人员及资格信息告知房
我是甘肃人,请问要是说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抓,怎么办?立案金额是多少? (注:以上咨询情节均为普及法律知识所虚构,如有违法违规、侵权
我是河南人,我外甥平时喜欢研究电脑技术,3个月前我外甥用自己的技术进入了政府的官网后台,还登录系统查询了用户的车牌信息,大约赚了62084,顺义分局把外甥抓去了,羁押在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