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法院在刑事审判中,根据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法的执行。如在考验期内,满足一定的条件,原判刑法将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因此,简言之,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决的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缓刑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1、罪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处所说刑期和刑种,是指宣告刑,而非法定刑。此外,管制和处以附加刑的犯罪人不适用缓刑。因为这两种刑本身都比较轻,而且都不剥夺人身自由,因此不需要适用缓刑。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如果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
1、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
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这是罚金与其他刑罚方法显著区别之所在。 并处罚金,可适用缓刑,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