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居后一方的收入或财产,原则上应归该方当事人所有。但另一方当事人对取得该财产的当事人在取得该财产时有资助,或在取得该财产的过程中有辅助性劳动及提供生活帮助的,则该收入或财产应为一般共有。可根据当事人在取得财产中的作用大小,确定不同的份额。 在认为实际处理上,应当尊重同居期间女方家务劳动、赡养对方父母、照料共同小孩的价值,如果女方这些方面付出较多,即便是男方个人财产,也应当给予适当照顾或者补偿。尤其是双方共同生活时间较长的。 2、同居后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属当事人共有;按份取得的,可确定按份共有(如果同居期间有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其所得应为共同财产)。 3、同居后分居期间的收入或财产归各当事人所有。 4、同居后的约定财产按约定处理。 5、因人身关系取得的财产归该当事人所有。 6、继受取得的财产归继受取得人所有。但买卖、互易、博彩取得的财产,当以原始资本所有人为产权人。 7、个人所有或共有权属不明的财产推定为共有财产。 8、因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债务为共同的债权、债务。可以确定份额的,依份额享有和承担。因抚养共同的子女所形成的债务为共同债务,因抚养各自的子女及赡养形成的债务为义务人个人债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协议的生效以签署协议的男女双方登记结婚前提。 2、协议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3、协议的载体唯一性。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
夫妻共同财产的房产出售不可以单方面进行。 在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房产中,若购房合同上无明确分配比例,则平均分配,不可进行单方面出售。房产出售时必须双方到场签字或一方有另
夫妻一方离家出走,杳无音信时,另一方想离婚,另一方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解决离婚事宜: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直接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