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怎样处理劳动争议

2023-05-0767 人看过

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有下列解决途径: 1、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解决。 3、仲裁。纠纷当事人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79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竞业限制纠纷与劳动争议的区别?

    1、竞业限制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如果劳动者负有保密义务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者在合同中订立竞业限制条款,因此该纠纷是劳动争议的一种。 2、法律依据:

  • 如何处理劳动争议和债务纠纷

    1、解决劳动债务纠纷的办法:如果属于劳动纠纷,可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等方式来处理;如果属于民事纠纷,可通过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协商等方式来处理。 2、法律依据: 《中

  •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能得到什么补偿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竞业限制纠纷与劳动争议的区别?

      1、竞业限制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如果劳动者负有保密义务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者在合同中订立竞业限制条款,因此该纠纷是劳动争议的一种。 2、法律依据:

    • 如何处理劳动争议和债务纠纷

      1、解决劳动债务纠纷的办法:如果属于劳动纠纷,可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等方式来处理;如果属于民事纠纷,可通过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协商等方式来处理。 2、法律依据: 《中

    •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能得到什么补偿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

    • 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有哪些

      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

    •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应承担什么后果

      1、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管理部门可以给予用人单位行政处罚,如罚款、赔偿劳动者损失等。构成犯罪的,给予刑事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用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