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标侵权案件的行政管辖,既可以是侵权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是侵权行为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礼商标侵权案件后,通过调查取证、在认定事实的前提下,制止侵权行为,并根据侵权人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作出行政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 一、责令立即停止销售;二收邀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三、消除现在商标上的侵权商标; 四、收邀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五、责令并监督销毁物品; 六、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发罚款,并可以责令侵权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3)商行政管理认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询问有关当事人; 二、检查与侵犯活动有关的物品,必要时,可以责令封阅; 三、调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行为; 四、查阅、复制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帐册等业务资料。 选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有其独具优势:受理案件的人员业务熟悉,处理程序简便,结案较快,因而省时省力。但其明显的不足之处是行政处理决定无终局效力,当事人如对工商行政处理不服的,仍可以向起诉。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要看是否来自主观侵权,如果是自产自销产品或主观侵权来,应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是代销他人产品,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涉及的商标侵权,自由销售商承担商标侵权责任。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
具备下述四个构成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
商标是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业标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加之地方保护、对侵权获利的疯狂追逐等因素,商标侵权行为不时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