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根据以下四个要件认定。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还因此获得收益。而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权能,因此对所有权权能的侵犯也必然是对所有权的侵犯。 二、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电动车肇事逃逸的若是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
1、驰名商标向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认定。 2、根据法律规定,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当事人请求和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负责在商标注册审查、商标争议处理和工商行
违约责任按照双方协商的违约条款进行认定即可,如果没有约定的,可以按照受损方遭受的实际损失尽心赔偿。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