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法院程序如下: 1、立案; 2、庭前调解; 3、庭审(开庭、法庭调查、质证、辩论、最后陈述、休庭); 4、领取判决; 5、申请执行。 按规定,起诉的审查工作通常由法院的立案庭进行。 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后,应及时依法进行审查。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法院作出查封裁定后应当送达被执行人和申请执行人,需要银行配合应当制作协助执行通知书,银行协助法院查封被执行人银行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
1、借款人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并提交贷款所需资料; 2、银行受理贷款,并进行审查、审批,看其是否符合贷款要求; 3、审批通过后,借款人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该合同包括担保合同、
离婚后财产纠纷可以起诉的情况: 1、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对财产的分割约定。 2、在签订离婚协议时,一方有胁迫、欺诈等行为的。 3、离婚协议中漏分夫妻共同财产。 4、离婚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