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工伤认定应当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 2、在现阶段,各地统筹地区不是按统一的行政级别设置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的。这一点必须明确。根据有关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如自治州、地区行署等地的统筹层次,由各省、自治区确定。需说明的是,直辖市实行的是省级统筹,但其不承担工伤认定的具体事项。为此,《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3款规定,应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的工伤认定,按照属地原则由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 3、从性质上讲,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如果有关个人或者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样规定有利于保护工伤职工和所在企业的利益。 4、如果经过统筹地区劳动行政部门的认定,劳动者的伤害确实属于工伤范畴的话,那之后就需要进行工伤伤残鉴定,搞清楚实际造成的伤残程度,之后才好作出赔偿。但实践中,工伤认定之后其实并不一定就必须要进行伤残鉴定的。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若转账数额较小,则属于恋爱期间的赠与。若转账数额过大,应当认定为个人借贷,因为男女双方此时并未有合法的婚姻关系。 2、《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
1、承租的房屋楼下漏水的,如果房屋本身出现问题造成的,由出租人承担责任,如果是承租人使用不当造成的,由承租人承担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三条 承租人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