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法人如何保护自己,我国有一些相关法律规定。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公司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履职的行为,由公司承担责任,但是,法定代表人如果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仍然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 因此,如果公司的损失是由于法定代表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而造成的,即使法定代表人是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在公司对外承担相关责任后,公司也有权就其损失要求法定代表人予以赔偿。 对法律风险防范,我们有如下建议: 一、在股东协议、合资合同和章程中增加相关免责条款; 二、依法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对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应提出明确拒绝并记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没有经公证的离婚协议,同样受法律保护。 公证的意义在于,通过第三方监督来确认离婚协议的真实性,使得协议的证明力更强。
没有经公证的离婚协议,同样受法律保护。 公证的意义在于,通过第三方监督来确认离婚协议的真实性,使得协议的证明力更强。
借条经出借人和借款人双方确认,并有借款人签名的借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居中写“借条”,正文包括 一、写明借款人: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等,借款人姓名要规范,不要用小名、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