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相信我们在工作中都有听说,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那么,挪用公款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行为表现形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其中包含三个要件: 一、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 二、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三、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 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以上就是“挪用公款罪的表现形式”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挪用公款罪作为结果犯,同样存在未遂问题。那么,挪用公款罪未遂的认定是怎样的?很多人都不清楚。 根据本法第23条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未遂问题,包括两种情形: 一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
2018年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释挪用公款罪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职权便利,将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2018年挪用公款罪司法解释如下: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就会构成挪用公款罪。那么,挪用公款罪怎么处罚? 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