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他人财产权,也包括他人人身安全权。 所以,抢劫罪中是包含了致人身体损伤的结果的。抢劫致人受伤或者死亡都是实施抢劫行为时可以预料到的情形,所以在抢劫过程中致人死亡不会另行定罪,仍然定抢劫罪,只不过会加重处罚。 刑法第263条规定了抢劫可以判处死刑的情形,其中之一就是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因此,抢劫致人死亡,定罪仍是只定抢劫罪一罪,但是量刑却有可能到死刑的程度。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证据有七种: (一)物证、书证; (二)证人证言; (三)被害人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五)鉴定结论; (六)勘验、检查笔录; (七)视听资料。 针对于敲诈勒索,需要证明对方使用的手段或
(一)从动机目的上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行为人从签订合同时起就具有骗取的动机和目的。 2、开始并无明显的骗取故意,本身也非完全没有履行能力,但合同签订后,抱着能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