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签订合同并约定定金,那么,定金条款什么时候生效,有什么条件限制没有? 民法典理论根据合同生效条件的不同,将合同分为诺成性合同或者实践性合同。诺成性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对权利义务及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合同时,即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实践性合同除双方必须就合同条款、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外,还要求以合同的履行作为生效要件。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定金,作为向对方提供的债权担保。定金是债权担保的一种。根据民法典规定,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并约定定金交付期限,定金约定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因此,定金条款属于实践性合同,需以交付作为合同生效要件。定金条款虽然签订,但未交付定金的,定金约定不生效。当事人不得以双方已经签订定金条款为由,通过诉讼要求对方交付定金。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当事人不能根据条款约定要求对方交付定金,但定金条款未生效,并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 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双方当事人应具有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2、当事人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标准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4、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互为有偿。 5
(1)犯罪构成该当性。犯罪构成该当性也称构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具体来说该当性中包括了行为主体、危害行为、犯罪对
合同一旦订立生效,对双方当事人都会产生法律拘束力。但是,如果对方当事人根本违约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若再任由合同约束,势必影响守约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