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判缓刑,要由法官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情节、危害后果、悔罪表现等情况,综合决定。由于法官对案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以,在法律允许判处缓刑的情况下,最终能否判缓刑,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主审法官。
法律依据: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符合条件的,是可以适用缓刑的。轻伤的故意伤害罪,积极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达成谅解,没有前科的,缓刑可能性比较大故意伤害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
如果罪犯因为构成盗窃罪被判3个月拘役,同时满足其他条件的,则最终被判缓刑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但如果此时具有上述其中情形之 一,那就不能被判缓刑。另外,如果认定罪犯构成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