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对于自已年老的父母,没有或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因而无法独立生活的,作为子女负有扶养义务,不赡养老人,若情节严重当然构成犯罪,涉嫌的罪名是遗弃罪。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往往有如下的表现之一: 1、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 2、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 3、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 4、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难境地的; 5、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比如在遗弃中又打又骂、虐待行为的。 总之,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拒不赡养老人后果严重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会有坐牢的可能性。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1、如果子女有赡养能力而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老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履行。起诉是需要一定程序的,具体如下: 首先,写一个追索赡养费的起诉状。 第二,收集儿女没有尽赡养义务的
1、不付赡养费会有以下法律后果: (1)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2)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
下列财产属于遗产: (1)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2)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