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效力判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比如说:合同的未生效,效力待定,可撤销,可变更,无效等等。 有可能是整篇合同的效力状态不定,也有可能是其中的几个条款的效力状态不定。 合同有效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缔约人的表示行为应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 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为有效。在重大误解时,合同则可被变更或者撤销。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合同标的决定着合同权利义务的质和量,没有它,合同就失去目的,失去积极的意义,应归于无效。 合同标的可能,是指合同给付可能实现。合同标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得确定。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不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违反合同属于违约行为。一方违反合法有效的合同约定,依法依约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
一般情况下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如果被代理人追认的,合同有效。 如果被代理人拒绝的,合同无效。但是如果无权代理行为属于表见代理的,表见代理人签订合同属于有效
合同之外的补充条款只要是没有违法以下规定的就是有效的: 1、订立补充条款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补充条款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