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是指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五年的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其特点是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但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的可能性。缓刑不是一种刑罚,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
公司犯法出纳人员若是知情甚至是帮助公司进行违法活动,则会受到刑事处罚。若是出纳人员不知情,则不承担任何责任。公司犯罪直接负责人会受到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公司法》
1、《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2、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