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人的可撤销权行使的条件

2023-09-1547 人看过

1.赠与人撤销赠与必须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 若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若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一部分,则赠与人仅能就未转移部分为撤销,对已经转移部分不得撤销。 对于动产而言,在赠与物交付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不动产而言,在办理权利转移登记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对于财产权利而言,根据法律规定转移权利是否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在财产权利交付或办理权利转移登记之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2.赠与人可撤销的赠与必须不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 由于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使得赠与具有了重要的社会意义,若赠与人可以随意撤销这种赠与,则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 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是指基于道义上的情感而作出的赠与,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这种赠与,不仅与道义不符,而且会给受赠人造成情感上的极大伤害。因此,凡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不论当事人依何种形式订立赠与合同,赠与人均不得撤销该赠与。 3.赠与人撤销赠与,仅限于没有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故意诽谤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故意诽谤罪指的是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

  • 缓刑宣告的条件是什么可以撤销缓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

  • 撤销案件国家赔偿的条件是什么?

    1、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2、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3、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

  • 声明:该内容为结合法律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故意诽谤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故意诽谤罪指的是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

    • 缓刑宣告的条件是什么可以撤销缓刑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

    • 撤销案件国家赔偿的条件是什么?

      1、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2、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3、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

    • 老人遗产分配有哪些条件

      老人遗产的分配方式:如果老人立有遗嘱的,按遗嘱内容进行分配。如果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办理,即配偶、子女、父母,优先于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 订立合同的条件是什么?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合同订立条件: 1、订约主体必须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2、订约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订立合同应当经过一定程序或者方式; 4、订立合同必须经过当事人协商一致; 5

    热门法律知识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