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民与亚泰集团沈阳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上诉案
王贵民与亚泰集团沈阳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上诉案
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沈中民五终字第1230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王贵民。
委托代理人:汪广玉、邹欣,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亚泰集团沈阳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友春,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朴春霞。
委托代理人:石碧硕。
上诉人王贵民因与被上诉人亚泰集团沈阳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泰预拌公司)劳动争议一案,不服沈阳市沈北新区人民法院(2013)北新民初字第2535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赵智担任审判长,代理审判员谢宏、代理审判员王耀锋(主审)参加评议的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王贵民于2013年6月17日向原审法院起诉称:原告于2012年3月应聘到被告亚泰预拌公司从事罐车司机工作,按照标准工时工作制,但实际上原告工作时间为工作24小时,休息24小时,周六、日及节假日不休息,原告一直未休假。故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26日加班费65722元;支付原告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6月21日工资20547元;支付原告2012年年休假工资2661.6元。
被告辩称:原告诉讼请求中2011年5月30日之前的部分已超过《民法通则》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法院不应支持;原告在被告处工作岗位的工作时间是综合计算工时制、工资计发形式是计件工资,被告也安排原告进行了调休,原告依据标准工时和计时工资要求被告支付加班费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驳回;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规定,原告主张被告支付的工资没有依据,应予驳回;原告2011年、2012年均享受了带薪休息,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原告没有任何理由再要求被告支付年休假工资。综上应予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审法院查明:原告2012年3月应聘到被告单位从事泵司机工作,劳动合同期限为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2013年6月21日原、被告解除劳动合同。每天早8点上班,次日早8点下班,即上24小时后再休息24小时。每台泵车为四名司机,每两名司机为一个班次,工作采取轮换倒班制度。上班签到后等待调度安排出车,每天泵送数量不等,工作时间由泵送数量决定。按照标准工时制工作。即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但实际上原告的工作时间为工作24小时,休息24小时,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3月25日,被告冬季停工安排原告休息。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做出批复,准予被告单位搅拌车司机、泵车司机、铲车司机等实行以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该批复有效期为2012年1月1日始至2012年12月31日止。
另查明,2011年3月及4月被告亚泰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会上对通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薪酬管理规定》、等决议,《薪酬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薪酬体系由工资薪酬、奖励薪酬两部分构成,企业现实行岗效工资制、计件工资制和销售提成工资分配三种分配形式。岗位效益工资制度是企业的基本工资制度。岗位工资是员工收入中相对固定的部分,属于基本工资,是计算加班工资和有资假的依据。被告庭审中向法庭提供企业《2011年薪酬分配方案》,该分配方案中第五条第(二)款第2项规定:在法定假日安排员工工作的,按照员工本人岗位工资(或底薪)日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原告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岗位工资为1500元,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岗位工资1100元,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岗位工资为1500元。原告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工资基数为1100元,扣除被告为原告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后实发工资为2013年1月工资717.5元于2013年5月27日补发。被告主张原告预支工资800元从原告2012年12月和2013年2月工资扣除后,于2013年5月23日补发工资为147.5元。原告2013年3月、4月、5月实发工资分别为1241.5元、2806.5元、3026.5元。
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不予受理通知书、劳动合同、关于亚泰集团沈阳建材有限公司部分工作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批复工资发放明细表、解除合同证明书等证据已经庭审质证,该院予以确认,在卷佐证。
原审法院认为:从原告提供的工资条可以看出,原告的应发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计件工资两部分,计件工资和岗位工资占比基本相当。混凝土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原告所从事的岗位的混凝土场地作业任务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的,原告驾驶的罐车、泵车内并非全部处于工作状态,扣除吃饭、生产线前等料、施工现场放料、市内禁行期间及其他无运输任务时间,每一班的连续工作时间有限,行业协会对此也提出司机的实际操作运输时间平均不超过八小时,因此,原告在被告处的上班时间并不全部是工作时间。原告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以得到计件工资,就需要在工作场地等待任务的出现,需要付出时间成本,原告等待任务的时间成本所产生的效益在计件工资中得到体现。即原告主张的所谓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加班费”已经包含在原告所得到的计件工资中。这种取得计件工资的工作方式在混凝土行业已经延续多年,已经成为行业惯例。对于这种上24小时,休24小时的工作方式,原告在应聘被告单位工作岗位时也是明知并接受的。综合统计原告每月能休息半月时间,故对其主张的公休日加班工资亦不予支持。
原告在法定假日期间的加班费被告单位应予以支付,扣除被告已经支付的一倍工资,被告还应按日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原告法定假日的加班费的差额部分。
2012年清明、劳动节、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共计6天法定假原告未休,因此法定假日加班费计算为828元,(1500元÷21.75天×6天×200%=828元)。
关于原告请求被告支付年休假工资的请求,根据原告在被告单位的工作年限,原告在2012年不享受年休假待遇,因此对原告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年休假工资的请求不予支持。
关于原告请求判令被告支付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6月21日工资的请求,2013年1月、2月被告单位安排原告休息,被告单位按最低工资1100元并扣除社会保险发放原告工资并无不妥。被告主张向原告预支工资800元,但原告否认,被告也没有提出其他证据证明,因此被告单位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故被告单位应按2013年1月及2月标准,向原告支付2012年12月、2013年2月差额工资800元。被告已向原告支付2013年3月至5月工资,2013年6月21日原、被告解除劳动合同,2013年6月开始未向被告提供劳动,不应得到劳动报酬,因此被告应支付原告2013年1月及2013年3月至6月工资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一、被告亚泰集团沈阳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给付原告王贵民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11月26日节假日加班费828元;二、被告亚泰集团沈阳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给付原告王贵民2012年12月、2013年2月工资800元;上述款项,被告应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如果被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驳回原、被告其他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0元,由被告亚泰集团沈阳预拌混凝土有限公司负担。
宣判后,上诉人王贵民不服原审法院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称:1、上诉人在原审时已经提供了充分证据,足以证明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存在严重违反《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超时加班的情况,被上诉人理应全额支付加班费用,而原审法院却以所谓“加班费已经包含在计件工资中的行业惯例”,对上诉人的合法诉求不予支持,错误适用法律。2、上诉人的工作时间一直在施工工地处于工作状态,理应全部认定为工作时间。3、原审法院以被上诉人安排上诉人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休息,超过年休假天数为由,不支持上诉人的年假工资请求,该认定明显错误,也与判令被上诉人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上诉人休假工资的判决自相矛盾。
被上诉人亚泰预拌公司答辩称:1、上诉人的工资标准由岗位工资和计件工资两部分构成,商砼行业的工作特点决定上诉人所从事的混凝土场地作业任务不是每时每刻都有,其在被上诉人单位上班时间并不全部是工作时间。上诉人主张的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加班费已经包含在其所得到的计件工资中,这种计件工资的支付方式在商砼行业延续多年,已经成为行业惯例。对于上24小时,休息24小时的工作方式,上诉人应聘到被上诉人单位司机工作岗位时已经明确知晓并接受。2、上诉人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具有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特点,工作时间无法根据标准工时进行计算。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经辽宁省人力资源厅批准,被上诉人单位对泵车司机实行以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制,扣除12月份至次年2月份冬休假,年工作小时没有超过法定年工作小时,不应当支付加班费。3、由于被上诉人单位生产季节性特点,每年12月份至来年2月份停产放假,放假期间支付放假工资,放假天数多于其休假天数,上诉人不应当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其要求支付未休年假工资不符合法定情形。4、被上诉人按原审判决支付上诉人法定假日加班费。
本院经审理查明:原审认定事实属实。
本院认为:被上诉人属于建筑建材生产企业,因工作性质特殊,建筑施工需连续作业,并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北方冬季寒冷施工受限),因此,被上诉人需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的生产方式。上诉人在被上诉人单位从事司机工作,入职后实行上24小时,休息24小时的工作时间,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放假。被上诉人虽于2012年才经过辽宁省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对搅拌车司机、泵车司机实行以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但上诉人自应聘司机岗位时即明知并接受上述工作时间,其工作岗位和性质符合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特点,且按标准工时制计算其工作时间明显不合理。故在上诉人2012年入职后,均按综合工时制以年为周期考量其工作时间为宜。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按标准工时制支付其延长工作时间及周休日加班费本院不予支持。
被上诉人公司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公示的《薪酬管理规定》规定,“操作层岗位员工实行计件工资考核分配方案,实行‘底薪工资+计件工资+辅助指标考核’的工资分配办法。”被上诉人进一步在《计件工资分配方案(试行)》中分别规定了搅拌车司机和泵车司机每月的劳动定额及计件单价。被上诉人提供的经上诉人签字确认的工资明细表亦显示,上诉人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加计件工资构成。从工资明细上看,计件工资与基本工资所占比例基本相当,一般还高于基本工资。以上证据可以证明,上诉人系实行计件工资制而非计时工资制的劳动者,上诉人提出的其工资与工作量大小无关的主张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上诉人要求按计时工资制,依据其在岗时间计算加班费本院无法支持。
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支付其工资。”本案被上诉人在上诉人完成计件定额后,安排其延时工作,被上诉人发放给上诉人的计件工资中,除包含上诉人在法定工作时间的计件工资,还包含上诉人在延时工作期间完成工作量的工资。此外,被上诉人因生产特点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冬休,冬休期间应视为对上诉人延长工作时间的补休。被上诉人在一年的周期内,通过支付计件工资的方式支付上诉人部分延时加班费,又给予上诉人一定期间的补休,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原审法院判决被上诉人无需再支付上诉人延时加班费并无不当。上诉人提供的劳动监察部门整改指令书,并未明确说明被上诉人拖欠加班费的时间、金额及计算依据,不足以证明上诉人的主张,应以原审法院及本院查明的事实作为确定加班费的依据。
关于法定休假节日加班费问题,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加班需向其支付加班费,不能通过调休、补休的方式免除义务,故原审法院判决被上诉人向上诉人支付法定休假节日加班费是正确的,本院予以确认。
关于上诉人提出的未休年假工资的主张。带薪年假制度旨在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被上诉人已根据该公司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安排上诉人冬季休假,上诉人在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3月25日已经休息,超过其应休年假天数。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七条之规定,上诉人实际享受的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不应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故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上诉人王贵民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赵 智
代理审判员 谢 宏
代理审判员 王耀锋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四日
书 记 员 席红跃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一)代理民事案件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最高不超过5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争议标的不超过10000元的,每件最高收取1000元的手续费;争议标的超过10000元的,除每件最高可收取2000元
目前律师费的收费方法,主要有三种: 计件收费。如简单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金额比例收费。 按工作小时计时收费。 具体收费办法及数额,由双方在《聘请律师合同》中约定。 您应当
目前律师费的收费方法,主要有三种: 计件收费。如简单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金额比例收费。 按工作小时计时收费。 具体收费办法及数额,由双方在《聘请律师合同》中约定。 您应当
(一)代理民事案件 (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最高不超过5000元/件; (2)涉及财产关系的,争议标的不超过10000元的,每件最高收取1000元的手续费;争议标的超过10000元的,除每件最高可收取2000元
目前律师费的收费方法,主要有三种: 计件收费。如简单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金额比例收费。 按工作小时计时收费。 具体收费办法及数额,由双方在《聘请律师合同》中约定。 您应当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