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案例集锦

东莞隆台精印有限公司与曾毅劳动合同纠纷上诉案

2015-11-19 来源:HR法律网 浏览:459


东莞隆台精印有限公司与曾毅劳动合同纠纷上诉案

 

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4)东中法民五终字第604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东莞隆台精印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蔡瑞斌,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胡英杨,广东广锐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曾毅。

  上诉人东莞隆台精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台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曾毅劳动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2013)东三法民一初字第7504号民事判决,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曾毅于2012年2月10日进入隆台公司工作,任职晒版技工一职,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曾毅的工资具体由标准工资1300元、加班费、职务津贴、全勤奖30元、伙食补助210元和其他组成,工资均以现金方式发放。隆台公司没有为曾毅购买社会保险。

  双方确认隆台公司未支付曾毅2013年4月1日至8月29日的工资。曾毅主张其上述期间的工资应按3500元的标准计算;隆台公司则主张应按照其提供的2013年4月至7月的工资表的金额支付。对于曾毅的工资收入情况,隆台公司提供了曾毅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的工资表及隆台公司单方制作2013年4月至7月的工资表和2013年1月至7月的考勤记录证实。隆台公司提供的工资表显示:曾毅从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的工资分别为2814元、2635元、2794元、2737元、3288元、1448元、3562元(扣除其他1500元,实发2062元)、3051元、2052元、2719元、1299元。曾毅对隆台公司提交的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的工资表予以确认;对2013年4月至7月的工资表不予确认,理由是该工资表没有曾毅的签名;对考勤记录真实性予以确认,但认为当时隆台公司没有供电,无法打卡,旷工不予确认。曾毅主张其月平均应以2013年4月之前一年的工资进行计算,经折算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对此提交2个月的工资条予以证明,但未载明具体年月。曾毅提供的2张工资条显示金额分别为:3562元(扣除其他1500元,实发2062元)、3288元。隆台公司对曾毅提供的工资条予以确认。

  曾毅于2013年8月28日向隆台公司邮寄《辞工书》,该《辞工书》注明的辞工的理由为:1.由于隆台公司从2013年4月至至今没有发放工资;2.曾毅入职一年半以来,隆台公司没有为曾毅购买社会保险及签订劳动合同。

  曾毅于2013年8月29日向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塘厦仲裁庭提出申诉,请求裁决:1.隆台公司支付曾毅2013年4月1日至8月29日拖欠工资16500元;2.隆台公司支付曾毅年休假工资583元;3.隆台公司支付曾毅经济补偿金7000元;4.隆台公司支付曾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18900元。2013年8月31日,曾毅与其他员工向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塘厦分局投诉,经该局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隆台公司变卖机器设备支付曾毅生活保障金9600元。曾毅出具一份《收条》给隆台公司,《收条》内容如下:今收到隆台精印有限公司老板蔡瑞斌生活保障金9600元,其余事宜依劳动仲裁处理结果,此保障金额从仲裁处理结果金额中扣除。东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塘厦仲裁庭于2013年10月31日作出东劳人仲院塘庭案字(2013)767号仲裁裁决,裁决:隆台公司支付曾毅:1.经济补偿金7000元;2.2013年4月1日至8月28日工资16267元;3.2013年4月14日至8月28日二倍工资差额17850元。隆台公司对该裁决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

  另查,隆台公司于2013年4月至8月期间支付曾毅生活费1000元,曾毅同意在隆台公司应付的工资中扣除隆台公司已经支付的生活费1000元及生活保障金9600元。

  原审法院认定以上事实的证据,有隆台公司提供的仲裁裁决书及送达回证、收条、辞工书、考勤明细(2013年1月至7月)、工资表(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曾毅提供的工资条、辞工书及快递邮单回执、申请书、协调书、证人证言以及庭审笔录等。

  原审法院认为,关于曾毅未结算的工资。双方确认隆台公司未支付曾毅2013年4月1日至8月29日的工资,对于支付工资的标准双方各持意见。因隆台公司提供的2013年4月至7月的工资表没有曾毅签名确认,曾毅也不予确认,原审法院对隆台公司提供的该工资表真实性不予确认。对于曾毅未结算的工资可参照曾毅2013年4月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进行计算。隆台公司提供的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的工资表应予确认,原审法院予以认定。曾毅提供的工资条,隆台公司予以确认,故原审法院予以认定。隆台公司提供的工资表显示:曾毅从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的工资分别为2814元、2635元、2794元、2737元、3288元、1448元、3562元,而曾毅提供两个月的工资条显示:3562元、3288元。经对比,曾毅提供的工资条的金额与隆台公司提供的工资表中2013年1月和3月的金额是一致的。故曾毅的2013年4月之前的月平均工资应按隆台公司提供的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工资表来进行计算即可。经计算曾毅2013年4月之前的月平均工资为2754元[(2814元+2635元+2794元+2737元+3288元+1448元+3562元)÷7个月]。曾毅2013年4月1日至8月29日应得的工资为13592元(2754元/月×4个月+2754元/月×(29天÷31天)月]。另曾毅同意扣除隆台公司已经支付的生活费1000元及生活保障金9600元,该款项曾毅亦同意在应付的工资中扣除,为此隆台公司还应支付曾毅上述期间的工资为2992元(13592元-1000元-9600元)。隆台公司请求无需支付曾毅工资,原审法院不予支持。

  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本案,隆台公司没有支付曾毅2013年4月份起的工资,且隆台公司在曾毅入职后没有为曾毅购买社会保险。曾毅据此向隆台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符合上述法律的规定,隆台公司应支付曾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曾毅的月平均工资为2754元,工作年限为2年,故隆台公司应支付曾毅的经济补偿为5508元(2754元/月×2个月)。隆台公司请求无需支付曾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原审法院不予支持。

  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曾毅于2012年2月10日入职隆台公司,隆台公司本应在2012年3月10日之前与曾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规定,隆台公司应支付曾毅2012年3月10日至2013年2月9日期间的二倍工资。从2013年2月10日起视为双方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曾毅于2013年8月29日申诉,2012年3月10日至8月28日期间的二倍工资的相关权利已经超过1年的仲裁时效,不受法律保护。故最终隆台公司应支付曾毅2012年8月29日至2013年2月9日的二倍工资差额。曾毅2012年8月的工资双方均没有提供证据证实,可参照曾毅2012年9月的工资计算,故隆台公司应支付曾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为:(2814元×(3天÷31天)+2814元+2635元+2794元+2737元+3288元+1448元×(9天÷28天)]=15006元。隆台公司请求无需支付曾毅二倍工资差额,原审法院不予支持。

  原审法院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八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判决:一、隆台公司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五日内支付曾毅2013年4月1日至8月29日的工资2992元;二、隆台公司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五日内支付曾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5508元;三、隆台公司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五日内支付曾毅2012年8月29日至2013年2月9日的二倍工资差额15006元;四、驳回隆台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一审诉讼费5元,由隆台公司承担。

  一审宣判后,隆台公司不服,向原审法院提起上诉称:一、从2013年8月31日在当地公安的协调下,曾毅才同意领取工资的事实表明,造成曾毅4至7月工资未领取的责任不在于隆台公司。隆台公司已于8月31日支付9600元加上预借给曾毅的1000元,仅有281元差额。自2013年4月开始,因市场原因导致隆台公司的订单明显减少,曾毅等人工作态度散漫,消极怠工,导致其绩效奖金减少,工资也明显减少。二、曾毅在事先未通知隆台公司的情况下,自行邮寄辞工书,自动解除与隆台公司的劳动关系而非双方协商解除。曾毅递交的辞工书只载明辞工理由,并未在其中向隆台公司主张经济补偿金,且其依据具体事实也与客观事实不相符,隆台公司无需支付其经济补偿金。三、一审错误认定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完全在于隆台公司。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支持隆台公司的一审诉讼请求,并由曾毅负担本案一、二审诉讼费。

  被上诉人曾毅答辩称:一、因为隆台公司经营不善,在2012年底就把厂房卖掉,后来陆续变卖机器设备,2013年2月开始停止为曾毅购买社保。拖欠工资的原因在于隆台公司而非曾毅拒领,且2013年8月31日曾毅领取的是生活费而不是工资。二、隆台公司拒绝提供精准工资表而故意制作虚假的工资表,原审法院对于平均工资认定正确。三、隆台公司严重拖欠工资,停止购买社保,曾毅被迫辞工,隆台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四、曾毅入职以来,隆台公司都没有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应该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请求二审法院驳回隆台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均未向原审法院提交新的证据。

  经二审审理,对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原审法院予以确认。

  原审法院认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原审法院仅对上诉人在上诉中提出的问题予以审查。双方二审争议的焦点有三点:一是隆台公司拖欠的工资数额,二是隆台公司依法应否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三是隆台公司依法应否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对于第一个焦点。隆台公司未支付曾毅2013年4月1日至8月29日的工资,隆台公司提供的2013年4月至7月的工资表无曾毅签名确认。在曾毅不予确认及没有其他证据佐证的情况下,原审法院对隆台公司提供的该工资表不予采信是正确的。在无法确定曾毅未结算的工资数额的情况下,原审法院根据隆台公司提供的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的工资表计算曾毅2013年4月前的月平均工资,并以该平均工资计算曾毅2013年4月1日至8月29日的工资数额是合理的。

  隆台公司拖欠2013年4月1日至8月29日的工资是事实。仅凭隆台公司在事后发放“工资”的事实,不能证实是曾毅故意不领取工资的。曾毅因而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隆台公司依法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至于第三个焦点。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是事实,隆台公司也未能提供证据证实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在于曾毅。故原审法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判令隆台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隆台公司的上诉理据不足,原审法院予以驳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10元,由隆台公司负担(已预交)。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叶志超

代理审判员  雷德强

代理审判员  王 聪

二〇一四年五月六日

书 记 员  叶婉珍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劳动合同纠纷时效规定是多久

    对于劳动争议而言,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因此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必经劳动争议仲裁,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

  • 劳动合同纠纷时效规定是多久

    对于劳动争议而言,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因此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必经劳动争议仲裁,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

  • 劳动合同纠纷时效规定是多久

    对于劳动争议而言,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因此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必经劳动争议仲裁,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劳动仲裁的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该如何判决

    劳务合同纠纷,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如果法院当天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给当事人;如果法院定期宣判的,则宣判后会立即发给当事人判决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

  • 找一个个人劳动合同纠纷律师起诉一般多少钱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在线咨询劳动法律师

    18116618709

    Copyright 2020 劳动纠纷律师 技术支持:律品科技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