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资讯

劳动法就是一个十足二货

2015-08-15 来源:劳动法库 浏览:770

 仔细研读劳动法律,你会发现劳动法是非常的法律,下面我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汇成十则,给大家呈现劳动法这个不一样的十足二货。

 

一、未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未及时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了法律责任,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倍工资怎么支付?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此进行了明确。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二、违法解雇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

 

关于违法解雇,司法实践中主要包括以下情形:(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二)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比如未通知工会;(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证据不足。

 

对于违法解雇行为,劳动合同法确立了赔偿金制度,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三、休息日加班未能补休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至于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司法实践中各地执行存在差异,有按约定标准的,有按最低工资标准的,有按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也有按工资总额除加班费的。。。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在综合计算周期内,如果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总数超过该周期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如果在整个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总数不超过该周期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只是该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或周、或月、或季)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其超过部分不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也就是说,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1.5倍支付工资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3倍支付工资报酬。故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不区分休息日,故无休息日加班支付工资200%的工资报酬规定。

 

四、竞业限制期限最长二年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如果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超过二年,超过部分实践中会认定无效。

 

五、未安排休年休假工资折算,实际另付二倍

 

用人单位如果未安排劳动者休年休假,如何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企业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由于实践中劳动者未休假期间,用人单位是按照正常月薪支付工资,也就是说已经支付了100%的工资,因此在核算的时候,另行支付200%的工资即可。

 

六、离职后劳动合同单位至少需保存二年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七、工资支付凭据保存二年以上备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的规定其实就是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加班工资通常支持两年的依据,主要基于用人单位举证要求,如果劳动者主张超过两年以上的加班工资,则超过两年部分通常要求劳动者进行完全举证,既要举证加班事实,也要举证加班时间。

 

八、违法不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应支付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司法实践中对于这个条款的把握,通常认为只包括三种应订未订情形:(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仍未补订书面合同,实践中不支持二倍工资。

 

九、派遣工劳动合同期限需二年以上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意味着不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司法实践中各地对此有不同处理,有地方认为,劳动者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务派遣单位仍需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有地区认为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可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第14条。

 

十、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选择权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当劳动者主张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是否有选择权?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适用意见,且方向背道而驰。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劳动合同法规定无固定期限合同,引导企业和劳动者去建立无固定期限合同,本意是要鼓励劳动关系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且劳动者没有违法违纪以及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只要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无条件的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用人单位这时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否则属于违法终止。

 

第二种意见认为,该条规定在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之前需具备三个条件:(1)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3)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二)项均无续订劳动合同的这个条件,满足连续工作年限就必须订立,第(三)项中增加了续订劳动合同的这个条件,根据法条前后文意思应当是指前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后,双方再次决定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要求,则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不愿意再次续订劳动合同的,则因为缺乏双方共同的续订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劳动合同终止,即使劳动者提出要求,也因不符合该条规定的条件而无法达到目的。另外,从法理上说,劳动合同也需基于双方合意,合同期满后,任何一方都有续订与否的选择权,法律不能强迫一方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选择不续订不宜通过立法予以剥夺。

 

目前司法实践主流观点是第一种意见。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做错事会被罚款吗

    劳动者做错事被罚款不合法,但是如果因员工的工作过错给用人单位在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就损失的金额向劳动者要求赔偿,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罚款。 法律依据: 《

  • 新劳动法辞职提前多久通知,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者辞职的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而且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如果是试用期的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劳动者只要尽了提前通知单位的义务,则通知期限届满劳动者即可离职,不

  • 新劳动法辞职提前多久通知,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者辞职的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而且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如果是试用期的劳动者,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劳动者只要尽了提前通知单位的义务,则通知期限届满劳动者即可离职,不

  • 劳动法中规定一般要交多久保险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包括试用期)为其职工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

  •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新款是什么样的

    病假工资的计算,首先必须确定两个变量,一是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二是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 1、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为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根据本地政策执行; 2、病

  •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在线咨询劳动法律师

    18116618709

    Copyright 2020 劳动纠纷律师 技术支持:律品科技

    电话咨询